產權交易市場的發展業態和科學定位(一)
作者:管理中心  來源: 發布日期:2022-4-13 點擊次數:165

市場制度的變遷過程和制度體系

中國產權交易市場誕生于上世紀八十年代的經濟體制改革和國有企業改制重組的大潮之中。隨著國有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入,全國各地相繼建立了產權交易機構。在19881999年這十年中,產權交易市場的主要推動者是地方政府及體制改革(或國資管理)等部門。地方政府作為產權交易市場推動者的初衷是對經營困難的國有企業改制重組、特別是對“小微虧”國有企業進行轉讓,實現“抓大放小”,減少國有企業虧損面。1993年,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了《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明確了發展生產要素市場、出售小企業等深化改革的指導意見。于是,建立產權交易市場、通過市場轉讓國有產權成為深化改革的新舉措。但是,有的產權交易機構將產權交易向標準化交易方式靠攏,擾亂了市場秩序。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產權交易市場經歷了國家的兩次清理整頓,市場發展停滯不前。

2003年,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通過了《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明確了“產權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內容,包括物權、債權、股權和知識產權等各類財產權”。中央紀委針對國有企業交易中的資產流失和腐敗問題,明確提出國有產權進場交易的要求,從另一個層面推動產權交易市場規范發展。在中央紀委及各級紀委有力推動下,許多地方相繼出臺了產權交易的政策和規定,產權交易市場在承擔國有企業改革和兼并重組任務的同時,增加了減少國有資產流失和防治腐敗的新功能,市場因此進入“柳暗花明”的發展階段。

2003年底,國務院國資委和財政部出臺了《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管理暫行規定》(以下簡稱“3號令”)。2009年,國家頒布施行了《企業國有資產法》,對企業國有資產進場交易做出了相關規定。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了《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是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基礎!2016年,國務院國資委和財政部出臺了《企業國有資產交易監督管理辦法》(以下簡稱“32號令”),將國有企業的增資擴股業務納入產權交易市場。

歷史地看,黨的十四屆、十六屆、十八屆三個三中全會通過的三個《決定》,國家頒布施行的《中小企業促進法》、《企業國有資產法》,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完善產權保護制度依法保護產權的意見》,政府層面出臺的國務院378號令、國務院國資委和財政部的3號令、32號令等法律和規章,是國家層面發展產權交易市場的政策導向和規范市場運行的法規政策體系,與各地政府出臺的政策和規定一同構成支撐產權交易市場規范發展的制度體系。


  
中心簡介 | 新聞中心 | 產權轉讓 | 股權托管 | 收購信息 | 經濟園地 | 掛牌信息 | 相關法規 | 綜合業務 | 產權交易指南 | 股權交易指南
河南豫資綠色權益交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地址:濮陽市黃河路與衛河路交叉口向西200米路南509號 電話:0393-8166598
Copyright ©2005 www.hycq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20030731號
欧美大胆A级视频免费